槟榔根系分为:主根、吸收根和气生根。槟榔在种子发芽阶段有明显主根,在槟榔长到3-5片叶时,其主根死亡。吸收根,也称营养根,主要为槟榔地下根系,属于不定根,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。槟榔的气生根分布在根茎周围,也称为节根,短而粗,表皮细胞发达,木质化部分含有大量的微孔细胞,这些微孔细胞与根系的通气组织相连,中老龄树比幼树多,这些气生根具有明显的呼吸功能,有利于深埋在水中或沼泽地中的根尖吸收空气(图1)。
图1 槟榔根系分类
槟榔根系终年生长,根系从各个不同方向伸出,水平分布面积随株龄的增加逐渐扩大,并不断从茎基部生长新的气生根。但扩展性不高,水平分布范围在30~100cm。在最初的3年内随着幼苗的发育,越来越多的根随着叶片的脱落而产生,与脱落的叶片相对应共有约10~12行根系形成。很有可能根系的形成限制于茎节的形成。
槟榔不同树龄的根系颜色不同。1年生小苗的根系呈乳白色,再过2年呈淡棕色,随着年龄的增长颜色逐渐变深,10年后颜色逐渐变深黑色。试验表明,移栽前的小苗伤根后会影响到以后根系的生长和结果产量。
槟榔是典型的浅根性树种,根型如团网状。据此特征,在槟榔管理中,应注重上层土壤的水肥管理。幼龄树结合施有机肥,定期扩大植穴,改良土壤环境,促进根系的良好生长。
槟榔的根系习性。槟榔根系为须根系,其根系密集着生于茎基部,为浅根系植物。其根系集中在0-40厘米深的土层。80厘米以下深度根系分布很少,甚至没有。槟榔没有明显的主根,在各土层中均以<3毫米根所占比例最大。槟榔地上茎干的最下节生出大量新的红色气生根,扎入地下形成营养根,地下根系向外扩展,大部分根在表土层,无深根。由茎干节上长出的不定根称次生根,约400多条,次生根又长出支根,不定根初期裸露在空气中,之后可伸入土中,形成强大的地下根系。因没有深根,导致槟榔容易受到土壤水分胁迫的影响,水分过多过少都会造成槟榔根系的损害。槟榔的根系也对除草剂十分敏感,除草剂的使用会对槟榔根系造成极大的损害。
护根与生根技术。在槟榔日常管理中,为促进槟榔根系生长,重点是将气生根转化为营养根,主要方法为地面覆盖。地面覆盖可采用地膜覆盖、土覆盖等(图2)。此外还会采用化学调控的方式,主要采用埋施或浇溉营养物质与促根调理剂。
图2:不同的根系覆盖方式
果云农业